律所动态
我的中国梦——知识改变命运、勤奋实现梦想
发布时间:2013-08-25 浏览次数:

我的中国梦

------知识改变命运、勤奋实现梦想


19784月在广东潮汕地区一个农家“尾仔”横空出世,那就是我,父亲高中毕业顶替爷爷工作成为县城水运公司的一名海员,每月只能回家三五天,母亲一人耕作三亩多田地,抚养哥哥、姐姐和我三个孩子。

出生在伟大的国家,生活在伟大的时代,我是幸运的。在村里,我家是第一批有电视机的家庭,从小就喜欢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我家是少数有武侠小说和小人书藏书的家庭 ,从小就养成阅读的习惯,梦想行侠仗义;我家是少数有经商活动的家庭,从小就参与“摆地摊”集市活动,富有创业精神。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县城升级为地级市,父亲富有远见地将全家户籍迁到市区,我家从农民变为市民,实现了城镇化,母亲在父亲单位水运公司楼下租赁一个十几平方米的沿街商铺,开了一家杂货店,白天经营,晚上居住,这就是我们在城市里的家。

为了给我创造好的学习条件,母亲向表伯父借了底楼3平方米左右的自行车车库。小学五年级至初三,我就在这个简陋的自行车车库里居住和完成学业。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从未放弃。由于学习努力刻苦,我顺利考进重点初中和重点高中,甚至在初中时就参加了全国大专学历法律专业自学考试,有几门课程高分通过考核,取得单科合格证书。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我敏锐的意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缺的是法律和商业人才,高考填报志愿不是法学院就是商学院,很幸运,我被上海华东政法学院录取了。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父亲要送我到上海学校报到,我拒绝了。我坚持一个人走,到了汽车站,碰巧遇到同样到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报到的两个老乡,三个人结伴同行,到福建漳州火车站,转坐火车到上海。出门遇贵人,顺利抵达上海,其中一个老乡的亲戚在杨浦区五角场空军政治学院当兵,热情地到火车站来接我们,在上海的第一个晚上是在部队里过的。我也第一次被潮汕人在异地他乡的团结互助精神而感动,整个空军政治学院的潮汕籍士兵都来欢迎我们,滴酒不沾的我,在部队豪气冲天的战斗气氛下,就这样开心的醉倒了。第二天早餐是品尝上海点心“生煎,尽管反复提醒,还是被烫的刻骨铭心。在十六铺码头坐上了华政的班车,到了学校宿舍时,已经有大二年级的潮汕籍师兄来登记联系方式和协助安排住宿。就这样一路顺畅地达了大上海,成为上海的一份子。

四年的大学生活,孜孜不倦的汲取法律知识,睡过大觉,做过家教,参加过五千米跑校级运动会,坚持每天锻炼身体,让同学们至今印象深刻的事就是每天连续做五百个以上俯卧撑,耐力与毅力超群。我也憧憬着毕业之后迅速成为主政一方的父母官,亦曾向网友夸下“海口”,今后必定成为治国理政的栋梁之才。但是公务员考试竞争异常激烈,考上海市工商局,面试未通过,毕业就失业。是怨天尤人,消极堕落,还是改变自己,积极进取,将决定人的一生。

我争取一切机会,先参加宝山区选调生选拨,落选后,再向律所助理岗位、公司法务岗位投简历,未能获得面试机会后,我再改变自己,先就业后职业,由于带教律师的推荐和华政的名气,加上上海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急需人才,我终于被奉贤区胡桥镇一家外资工厂录用了,做人事助理,月薪1500元,这就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努力工作,招聘和组织培训了四五百名工人,并努力学习,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

当时我的梦想是从事法律工作,我执着地寻觅实现梦想的机会,面试过数十家公司,最后顺利的跳槽到静安区中国图书进出口上海公司,担任法务工作。我清楚的记得,面试题目为“如果录用你,需要长期做与法律无关的工作,比如清洁工作,你怎么办?我坚定的回答:“短期我可以做,长期我不会做,我相信公司看中我的是法律专业知识,需要我发挥法律专长为公司服务,如果是清洁工作,公司应该招一名清洁工师傅来工作”。由于我的执着和潮特有的勤奋,我得到了公司领导班子的信任,公司和下属子公司公章均由我保管,所有对外合同都需要我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并签署法律意见,才能加盖公章,算的上是一个位卑权重的重要岗位。我非常珍惜每一次体现工作能力的机会,在发现公司对澳洲的合作合同有法律风险时,我写了一封法律风险分析报告呈送公司领导,为此公司领导特意要求澳洲合作方亲自向我解释,并修改了合作方式,我也第一次感悟到了运用法律知识成就事业的自豪。

在中图公司工作期间,我的梦想是做律师,有了央企的法务工作经历和通过司法考试,我自认为胜任律师助理工作应该绰绰有余,但是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尽管我主动提出,只要给我在律所学习的机会和实习律师的身份,可以不要律所发工资,但还是没有被律所接受。国企工作比较清闲,也没有师傅教,所有实务均靠自学,虽然月薪2700元,但是居住在市区,生活成本高,我也就成了一个月光族。

迫于生活压力,我只好选择跳槽,顺利应聘到台资企业上海大润发有限公司,经营连锁大卖场,担任法务主办,月薪3500元,负责公司小额诉讼和员工法律技能培训。针对大卖场员工的实际情况,我写了专业培训讲稿,就民事主体资格、客户投诉、意外事故、保安防损、媒体采访等专题涉及的法律问题和如何应对,进行具体案例讲解,受到了好评。华东区30家左右的门店新老员工都接受了我的专业培训,从一开始的低头念讲稿,到最后的脱稿讲解,我也越来越自信地成为了一个合格的讲授法律知识“小老师”。在南京门店培训时,由于专注投入,超时一倍,浑然不觉,听课员工意犹未尽,无人离席,知识的力量魅力无穷,当然因此错过了回程的火车。同样在南京,作为公司诉讼代理人,在一起顾客意外受伤纠纷中,面对南京电视台零距离栏目和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的采访,有礼有节的回答了观众关心的法律问题,虽然公司没有赔偿的法律责任,但是公司出于人道主义自愿补偿顾客的部分损失,取得了较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我也从此小有名气。

同样在大润发也是没有师傅带我的,所幸大润发的外聘法律顾问是首届全国律师辩论赛优秀辩手,在配合外聘法律顾问开庭期间,见识了专业律师的办案思路和敬业精神,以贤为师,不断的充实自己,积累了部分法庭诉讼经验。

在师兄的推荐下,赶上了兼职实习的末班车,在大润发工作期间,也完成了实习律师的学习过程,具备了申请专职律师的条件我豪情万丈,实现梦想的机会来了,然而机会总是与考验并存,由于一个合伙人的反对,我没能如愿在实习的律所申请专职律师执业证,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接收律所,最后只有一家外地律所的上海分所愿意接收我,当然条件也很苛刻,无论我是否有业务收入,我必须承诺分摊律所每年人民币2万元的管理费,现在看来我是入行就享受了合伙人的待遇,当时的我却是面临“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绝地境遇,如果没有业务收入,我不但没饭吃,还负债两万,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我很幸运,也很努力,我入行接的第一个案件就是跨国大案,上海女孩张某某在留学澳洲被大连籍男朋友张某故意杀害案件,张某某的父母到处寻求合适的律师为他们提供法律帮助,我听了案件介绍后,将我对案件的法律分析和处理建议毫无保留的讲给张某某父母听,深受张某某父母认可,他们决定委托我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我收取律师职业生涯中的第一笔律师费人民币5000元,我将他们的诉求用文字表达,寄给澳洲和中国有关部门,代表他们回答有关媒体的采访,中澳之间因这个案件的管辖权和证据移交事宜,通过长期磋商两国签署刑事司法协助协议,澳洲警方才移交刑事证据给中国警方,案件得以公诉审理,出庭参加诉讼时,我坚持按照当事人的意愿发表代理意见,竭尽全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为各方势力所影响和诱惑,一身正气的我也给世人留下了良好的象。

从业第一天开始,我就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无论案件大小,我都全身心投入,把当事人的事务当成自己的事务来办理,我判断败诉的案件,就直接告诉当事人败诉原因和建议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因此,我损失了部分赚钱的机会,但是却收获了一大批真朋友,客户介绍客户,朋友介绍朋友,很快我就不愁案源了,收入也逐步提高。

200703月我通过国家在职法律硕士录取考试,考取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长;20088发起创立上海元竹律师事务所,担任主任律师职务;200912月我与妻子登记结婚,立业成家,扎根上海;201003月我荣获“2009年度长风社区(街道)优秀志愿者”称号;201103我参加深圳证券交易所组织的独立董事资格考试,获得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201112月上海元竹律师事务所荣获“长风新村街道2006-2010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称号;20124月份我参加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私募股权与企业上市高级研修班学习;201204“上海市合作交流五四奖章”称号;201304“上海市合作交流青年联合会十大领军人物”称号,20137月份被推荐为第十一届上海市青联委员初步候选人。

成功不忘回报社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出钱出力,我担任第一届上海潮汕商会常务理事;第五届上海广东商会常务副会长;第一届上海长城大厦商会会长;第一届上海合作交流青联常委,第一届长风街道经济发展顾问团顾问  我捐资帮助农家孩子完成学业、捐资帮助患病乡亲治疗疾病、捐资帮助家乡修缮污水沟渠、捐资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我不断的学习和乐于奉献,吸取更多的知识,结交更多的朋友,实现梦想的力量就越大。

     美国梦是个人经过不懈努力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穷人有机会成为富豪,黑人也能当选总统。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我有幸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国家为我们每个人实现自己梦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梦想,有机会,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我就是通过努力学习和辛勤创造,从小村庄的农家孩子成了一名新上海人,更成了一名国际大都市的律师,这就是我人生35年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寻梦、圆梦的历程,国家在进步,我也在进步。我将继续奋斗,勇担责任,乐于奉献,享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更多梦想成真的机会,为法治国家建设作出自己应有更大的贡献。


 


 陈楚裕 主任律师


上海元竹律师事务所


2013年825


手机:138 1636 2398


微信公众号:xyzlawyers
联系我们

手机/MP:138 1636 2398

电话/Tel:021-6244 1310

传真/Fax:021-6244 1935

电邮/E-mail:46259269@qq.com

地址/Add:上海市黄浦区延安东路 5 5 号

上海工商联大厦 3111-3113 室(近外滩)

沪ICP备2022035275号  1702535992653243.png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54号  版权所有©上海元竹律师事务所 转载须注明来自"上海元竹律师事务所"